QX∕T 183-2013 北方草原干旱评估技术规范(气象)
ID: |
44887345CA6345C70040E785480BD093 |
文件大小(MB): |
0.4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27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K,ICS 07. 060,A 47,备案号:39827—2013,Q X /T 183 —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183—2013,北方草原干旱评估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rought assessment in northern grassland,2013-01-04 发布2013-05-01 施,中国气象局 发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北方草原干旱评估技术规范,QX/T 183—2013,*,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网址:http://www. cmp. cma. gov. cn,发行部:010- 68409198,北京中新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X1230 1/16印张:0. 75字数:22. 5千字,2013年5月第一版2013年5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35029-5579 定价:8.00 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406301,QX/T 183-2013,目 次,刖百.山, 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1,4北方草原干旱评估内容及指标.. 1,4. ! 范围评估 ..1,4. 2 发育期评估 .. 2,4.3牧草地上生物量评估 3,4.4 植被覆盖度的评估 .. 4,5草原干旱评估流程.4,参考文献. 5,I,QX/T 183-2013,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和农业气象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素华、刘玲、闫伟兄、白月明、乌兰巴特尔、高素华,皿,QX/T 183-2013,北方草原干旱评估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方草原区主要草原类型干旱评估指标及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北方草原区草原干旱的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 142-2011北方草原干旱指标,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草原干旱评估 grassland drought assessment,通过对牧草生长状况和致灾气象要素监测,依照相关灾害发生状况及经济损失指标,对干旱发生的,区域、范围和影响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过程,3. 2,地上生物量 aboveground biomass,单位面积地上牧草干物质总重量,注: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3. 3,减产率 yeild reduction rate,牧草最高产量与实际产量之差占最高产量的百分率(%),3. 4,植被覆盖度 vegetation coverage,植被冠层垂直投影面积占对应土地面积的百分率(%),4北方草原干旱评估内容及指标,4. 1范围评估,按主要草原类型和行政范围的不同分别规定草原干旱范围评估标准,分为局部草原干旱、区域草原,干旱和大范围草原干旱3级。草原干旱范围评估采用草原干旱发生面积占所在区域草原总面积的百分,率,表述为干旱面积率ム,计算方法见式(1)。具体指标见表1,ム=キ X 100 ..(1),A,式中:,1,QX/T 183-2013,ム——草原干旱面积率(%);,限——评估区域干旱面积;,A——评估区域草原总面积,草原干旱发生面积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获取,ー种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方法获取的不同草原类,型或不同区域草原干旱发生面积,另ー种是利用各观测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按照QX/T 142-2011,给出的方法,草原干旱等级为中旱及其以上的面积计入干旱面积,表1干旱范围评估等级,草原类型,评估指标,%,评估等级行政范围,评估指标,%,评估等级,温性草甸草原区,し<20 局部,北方草原区,し<20 局部,20C し <35 区域20< し <40 区域,し>35 大范围し>40 大范围,典型草原区,し<30 局部,省级,し<20 局部,30C し <50 区域20< し <50 区域,し>50 大范围し>50 大范围,荒漠草原区,し<40 局部,地市级,し<25 局部,40< し <60 区域25C し <50 区域,し>60 大范围し>50 大范围,4.2发育期评估,利用牧草多年发育期(或物候)观测资料计算牧草完成某ー发育期(或物候期)所需平均时间,然后,与评估时段牧草发育期(或物候期)相比较,确定干旱对牧草发育期的评估指标,牧草发育期应釆用评估区域优势种牧草的发育期,分为正常、偏晩和严重偏晩3级。用D表示,以,日为单位,计算方法见式(2),D = P — D .. (2),式中:,D —— 评估时段牧草发育期(或物候期)与牧草多年平均发育期(或物候)的差值;,P ——评估时段牧草发育期(或物候期);,D —— 牧草多年发育期(或物候)平均值,生育期评估等级具体指标见表2。如果在某ー发育期因旱未能完成其发育过程,视为严重偏晩,表2生育期评估等级,单位:日,草原类型生育期正常偏晩严重偏晚,温性草甸草原区,返青期D <10 10< D <25 D >25,开花期D <15 15C D <30 D >30,成熟期D <15 15< D <30 D >30,2,QX/T 183-2013,表2生育期评估等级……
……